正山小种官网 > 正山小种百科 > 正山小种历史 >

正山小种起源于明朝16世纪中后期至17世纪初之间

关于正山小种红茶起源的确切时间是没有记载的,而且众说不一,但把它定为明末出现却是有充分依据的。这些依据就是:明末(16世纪中后期)武夷山出现茶叶发酵技术;当地原住民关于正山小种红茶起源的说法;红茶是高度海外贸易化的商品;国内国外关于武夷红茶外销年代的记载,都说明正山小种红茶应是出现在16世纪中后期至17世纪初之间。

(一)明以前没有红茶的记载

在明朝之前,所有现存的史料中都没有关于红茶的记载。

最早提及红茶这一名称的是成书于明朝初期的《多能鄙事》,作者刘基(1311~1375),书中饮食类,《茶汤法》中“兰膏茶”载:“上等红茶研细,一两为率。先将好酥一两半溶化,倾人茶末内,不住手搅。夏日渐渐添水搅。“务要搅匀,直至雪白为度。”这里所记的红茶值得怀疑,因为红茶红叶红汤,加酥加水搅匀后不会出现雪白的现象。因此“兰膏茶”中加的不可能是红茶。

在“酥签茶”载:“好酥于银石器内溶化,倾人红茶末搅匀。旋旋添汤,搅成稀膏。散在盏内,却以沸汤浇供之。茶于酥相客多少,用桓酥多为茶为佳。四时皆用汤造,冬月造在风炉上。”但这段话中关于红茶的真实性也值得怀疑。明•宋诩(松江华亭人。字久未,生卒年月不详)著的《竹屿山房杂部》卷二十二内有与这段话几乎一致的记载,但“红茶末”记为“江茶末”。宋诩的《酥合茶》中是这样记载的:“将好酥于银石器内熔化,倾人江茶末搅匀,旋旋添汤,搅成稀膏子,散在盏内,但酥多于茶,此为佳,此法至简至易,尤珍美,四季皆用汤造,冬间造在风炉子上。”这里宋诩的《酥合茶》所记的内容与刘基的《酥签茶》所记的内容几乎一致,但宋诩记的不是“红茶”而是“江茶”,关于“江茶”则在宋代已出现,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朱子语类》中有记:“建茶如中庸之为德,江茶如伯夷叔齐”;宋代赵汝砺的《北苑别录》茶著也记有江茶:“盖建茶味远而力厚,非江茶之比。江茶畏流其膏,建茶惟恐其膏之不尽,则色味重浊矣。”因此刘基文中应疑红茶为江茶之误。还有刘基著的《茶汤法》中的脑子茶、薰花茶与宋诩《竹屿山房杂部》卷二十二中的脑子茶、薰花茶从内容到文字都完全一致。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述评》中说:“明•刘基的《多能鄙事》提及红茶,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该书系伪托,故不拟引以为据。”

因此可以排除明初出现红茶的可能。

(二)明末在武夷山出现茶叶发酵技术

1.明洪武年“罢造团茶”促进了散茶的大发展,催生了茶叶发酵技术的产生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刚取得天下不久的明朝皇帝朱元璋,为减轻民间负担下诏罢造团茶改贡芽茶。

罢造团茶使一些著名茶叶产区以生产贡茶为主的官办体制解体,促使一向未被重视的散茶在解除了因饼茶传统的束缚后得到空前的大发展。散茶经过明朝两个世纪的发展,至明后期,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及发酵技术先后出现,从而推动了除绿茶外,黑茶、红茶和青茶等其他茶类的产生租发展。特别是全发酵的红茶和半发酵的鸟龙茶作为新技术,新工艺催生的产物,逐渐形成为两种新的茶类,使明朝处于我国古代茶叶制作技术的高峰时期。

2.明中期是武夷茶的低潮时期罢造团茶使一向以制龙团凤饼茶著称的武夷山贡茶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改制的芽茶由于制作技术落后,品质低劣。清代周亮工曾记说:“前朝不贵闽茶,即贡亦只备宫中浣濯瓯盏之需。”足见武夷山当时的茶叶地位受到重大的打击,相当一段时期武夷茶叶品质低劣国内众所周知。至明景泰年间(1450—1456)茶叶生产仍然低迷,清初武夷山著名的寺僧释超全(1627—1712)在其《武夷茶歌》中写道:“景泰年间茶久荒,嗣后岩茶亦渐生。”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还提到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建宁太守钱嶫因本山茶枯,遂罢茶场,其原因“黄冠苦于追呼,尽砍所种武夷真茶,九曲逐濯濯。”说明景泰年问茶久荒至嘉清三十六年(1557)仍没有改观。在“茶久荒”的年代,百姓不堪入贡的重负“尽砍真茶",茶枯园荒,那还会有心思去改良茶叶技术呢?因此可认定在明前期至明中期(1391一1557)武夷山茶叶制作技术处于停滞状态。那么“嗣后岩茶亦渐生”是什么时期呢?明代万历年间(1573一1619,)徐坳《茶考》说:“嘉靖中,郡守钱嶫奏免解茶,将岁编茶夫银二百两解府,造办解京御茶改贡延平。而茶园鞠成茂草,井水亦日湮塞。然山中土气宜茶,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嘝,水浮陆转,鬻之四方,而武夷之名,甲于海内矣。”该文表明嘉靖三十六年至万历年间,相隔最短仅15年,至多为62年,武夷山在解除贡茶的负担以后,武夷茶一改颓势,再度扬名海内。武夷茶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当中是什么原因促使武夷茶业生产发生大逆转?这连徐坳自己也弄不清楚,他设问道:“岂山川灵秀之气,造物生殖之美,或有时变易而然乎?”他也感到这中间或有重大的变故发生。其实产生这重大变化的原因一是建宁太守钱嶫上奏免贡芽茶,使崇民得以休息,解除了沉重负担的茶农,有了发展茶叶生产和改良茶叶制作技术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恰与这一时期“崇安县令招黄山僧以松萝法制建茶”有关。是技术进步促进了茶叶生产,茶叶

生产的繁荣又推动了茶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明后期是武夷山茶叶最有可能出现新技术的时期。

3.明后期茶叶发酵技术首次在武夷山出现明前期,武夷山在罢贡团茶改贡芽茶后,茶叶品质特征发生变化,质量低劣,但在明后期那茶叶技术推陈出新的时期,武夷山不断总结经验,引进了松萝茶炒青的新技术,结合自己原有的焙制工艺的技术长处,形成了新的先进的制作技术。周亮工(1612—1672,明崇祯进士,)在《闽小记》中记载了:“崇安殷令招黄山僧以松萝法制建茶,堪并驾。”崇安殷令引进的松萝茶制法是刚出现的炒青绿茶的制法,具有当时最先进的炒青技术。武夷山紧跟潮流,及时引进先进技术,使武夷茶品质大幅提高,堪与松萝茶并驾齐驱,以至在明后期出现了徐坳所记的“武夷之名。甲于海内”的盛况。

周亮工还记载了引进松萝茶制法后武夷茶出现的另一种现象:“武夷蓛、紫帽、笼山皆产茶。僧拙于焙,既采则先蒸而后焙,故色多紫赤,只堪供宫中浣濯用耳;近有以松萝法制之者,即试之色香亦具足。经旬月,则紫赤如故。”众所周知红茶是全发酵茶,泡出的茶水汤色红赤,色多紫赤是发酵茶的特点。松萝制法,主要是炒青绿茶的制作技术,这项技术掌握得好,可以使武夷茶的品质大幅提高,如果掌握不好就可能出现另周亮工的记载说明了一个重要的史实:现了茶叶发酵特征。虽说发酵特征的出现,在这一时期武夷山出不一定说明红茶就出现,它还有一个工艺完善的过程,但它的出现却是红茶出现的一个征兆。武夷山在学习松萝法制茶不得法之际,反而出现了一种新的发酵技术,孕育了即将出现的红茶和乌龙茶。

关于松萝茶的出现时间,明代冯时可[明隆庆五年(1571)进士],在其《茶录》总叙中记叙了松萝茶的出现:“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又据《歙县志》写道:“旧志载明隆庆间(1567—1572),僧大方住休之松萝山,制法精妙,郡邑师其法,因称茶日松萝,……”,据此可认定松萝茶是出现于16世纪中后期的一种炒青绿茶。而松萝茶传到武夷山应是16世纪中后期以后,但肯定在周亮工记载引进松萝茶制法之前,那么武夷山出现发酵技术应是在出现松萝茶的1567年之后,17世纪初之前的明末时期。

提示:请认准正山小种官网,快速购买>>

老侯手机和微信:13859366756(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请致电:138-593-66756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