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种官网 > 茶叶百科 > 茶文化 >

寻茶游武夷感受武夷茶和天下的绝唱

  如果说奇秀甲东南的碧水丹山孕育了武夷茶生命,那么,悠悠绵延千栽的儒释道则赋予了武夷茶精魂。千壑竞秀的三十六峰,蜿蜒婉转的九曲溪,空灵的景色之中,绮丽的山水之间,陡峭的悬崖之上,几颗万世灵芽,馥郁香醇了好几个世纪。
 
如此铿然一叶,汲来清冽之泉泡之饮之,在杯壶中重生,灵奇地幻化出了山的丰盈、水的多情,也蕴舍了“道”的精义:当文人墨客握卷吟咏时,它便是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当释子禅者参禅入定时,它便是息心止念的一荆良方;当道人方士诵经修行时,它便是调和阴阳的灵丹妙药。
 
  一山一水一茶,一士一僧一道,皆为“遭”,万流归宗,唯“和”而已。万古山水茶,千栽儒释道。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山水茶“和”儒释道,茶和天下。
  
  武夷山
  
碧水丹峰
 
武夷山的人们常喜欢说,武夷山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一块风水宝地。这块宝地的最大特征就是“碧水丹山”。而最典型的地方就是风景区那65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从地理学上来说,武夷山属于丹霞地形。远远望去,只见一座座雄峻挺拔、各具形态的巨大岩石山峰,在蓝天白云下如同一片片燃烧的红色火焰。令人吃惊的是,在这铺天盖地的红火间,还夹杂着一块块相互连接的苍翠树林;峰岩下,是宛若玉带般绵延的澄碧溪流。峰壑中,则飘浮着棉絮般的洁白云雾。亿万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武夷山拥有了奇峰峭拔、秀水潆洄的美景,古人说它“水有三三胜。峰有六六奇”,武夷山风景区内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及一百零八景点。不仅全年有景,四季不同。而且阴晴风雨,其山川景色亦变幻莫测,瑰丽多姿。现全区分为武夷宫、九曲溪、桃源洞、云窝天游、一线天一虎啸岩、天心蚩、水帘洞7大景区。
 
  行走在武夷山间,无论是清澈如镜的九曲溪畔,还是巍然挺拔的奇峰怪岩上。随处可见深绿的卵形叶片、灰白的如铁枝干的岩茶树丛。茶农们利用岩凹、岩洼、石缝、石隙。沿边砌筑石栏,构筑成茶园,形成了一种“岩岩有茶,非岩不茶”的景象,“武夷岩茶”也因此而得名。得天独厚的土壤、环境、气候,奠定了武夷茶不凡的内质。精妙、独到的制茶工艺,造就了品质绝佳、馥郁隽永的岩茶,成品茶青褐滋润。汤色澄明。口感柔和。香气胜似兰、桂,深厚持久。具有独特的岩骨花香之味――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岩韵”,喝后不仅润泽心田,且令人陶醉。
  
三坑两涧
 
武夷岩茶始于明末。盛于清代十九世纪中后期,以它的“岩骨花香”之岩韵蜚声中外,饮誉四海。岩茶之所以为世人所称道,主要是由于岩茶具有高贵优质的品质。而决定岩茶优异品质,必须具备三大条件:一是优越的自然生长环境;二是优良的茶树品种;三是优化独特的制作工艺。三大条件中,品种是影响品质的首要因素。名茶来自名种,没有优异的名丛,就难以锻造香味双绝的岩茶。
 
喜欢岩茶的朋友,对“三坑两涧”耳熟能详,并以能喝到这几个地方的岩茶而骄傲。“三坑两涧”是传统对正岩茶产区的统称,包括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这几个地方峭峰林立。深壑陡崖、幽涧流泉、迷雾沛雨,夏吕阴凉,冬少寒风,温差较小。故而所产岩茶茶青制优率极高。武夷山素有“九十九岩”之说,“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这九十九岩几乎被70平方公里的风景区所含括,这些地方土壤通透性能好,钾锰含量高,酸度适中,茶品岩韵明显。所以现在国家统一标准,将武夷山风景保护区所产的岩茶都称作正岩茶。走访期间,不仅将武夷风景收于眼底,更能顺着前人的足迹探寻千年岩茶的流韵芬芳。
 
慧苑坑,位于武夷山北景区,3条由西向东的峡谷其中之一,岩茶产区中核心地带,它的优良土质,具有良好的生态保护和天然的区域小气候。
 
牛栏坑。地处武夷山天心村,地名的来源是因为此山头酷似一头巨牛。牛栏坑内风光奇峰突兀,千岩竞翠,岩下土壤肥沃,山泉涓涓,亦是武夷四大名丛之一的水金龟的发源地。
 
倒水坑,位于天心岩北麓。说来也怪,武夷山风景区内的溪泉涧水,均由西往东流,奔向峡口,汇于崇阳溪。唯独这条山涧,自三仰峰北谷中发源,流势趋向西北,倒流回山故得此名。
 
流香涧,倒水坑两旁壁立苍石丹崖。青藤垂蔓,野草丛生,而其间却又夹杂着一丛丛山惠、石蒲、兰花。“坠叶浮深涧,飞花逐急湍。”一路走去,淙淙的流水声与飞花相随不舍,一缕缕淡淡的幽香,时时扑鼻而来。明朝诗人徐火通游历此地,不忍离去,遂将涧改名为“流香涧”。
 
悟源涧,是一片分布于一条山间溪流两旁的茶区。从武夷山九曲景区最高峰三仰峰诸多山头流出的诸多小溪流,汇集到马头岩区域,形成悟源涧的源头。涧水流到山脚的兰汤村,最后汇入九曲溪。
 
  当夜色浮上大王的面额,当梦幻点亮玉女的双眸,当夜与光碰撞,当山与水交融,当爱情经历500年离别。当仙境落入凡间,当遇上武夷山的我们,山为枕,水为衣,喝一杯月亮,撒一把星光,吹散大红袍那浓郁的香气,在旋转中在月光中讲述山水茶的重逢。
  

寻茶游武夷

 
一般人印象中的茶园,是茶树排成行围绕山体盘旋,茶山会随着山体的线条幻化出各种奇妙的几何曲线。而武夷山的茶园却一反常态得小,甚至可以小到仅是几颗一丛。远看便成了“点”,而不是线条。因为其小,视觉上很完美地汇入武夷山的风景中。这一融合,使得那些散落在风景区岩石边星星点点的茶树丛和武夷山景区一起形成世界最大最古老的茶园。牛栏坑的肉桂,慧苑坑的水仙,天心的大红袍……诸多茶友趋之若鹜的著名茶园,都点缀其中。
 
  在武夷山风景区随处可以看到唐宋以来历代武夷山先人留下的古老茶园,在错落相连的茶园中穿行,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漫步,更是一次武夷山历史茶文化的心灵体验。聪明的武夷山先人,面对错综复杂的武夷山地形,化弱势为优势,开创出这个世界上最为独特的茶园。适逢“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海峡茶道》的小编特别为喜爱茶的你设计了“游武夷寻茶去”精华路线,让您在领略武夷风光的同时,全方位接触武夷茶!
  

第一天

 
上午:天游峰、茶洞、天心永乐禅寺、牛栏坑茶园、水帘洞。
 
下午:鬼洞、一线天、流香涧、慧苑坑、马头岩。
 
品鉴茶种:水金龟、肉桂、铁罗汉、水仙、白鸡冠、白牡丹等。
 
铁罗汉:此茶为武夷岩茶中成名最早的名丛,原茶生长在慧苑岩内鬼洞(又称蜂窠坑)中,仅方圆丈余的狭窄隙地。铁罗汉树丛较高,叶长而大,叶色细嫩光亮。此茶得名亦与寺庙僧人有关。据说武夷山慧苑寺僧人积慧,身壮肤黑,人称铁罗汉。此人精通制茶技术,有一日在慧苑岩上发现一株独特的茶树遂采摘嫩叶精制成茶,极具岩骨花香之韵。众人便亦称此茶为铁罗汉。
 
白鸡冠:白鸡冠在明代已有传闻,其原产地在慧苑岩火焰峰下外鬼洞中,近年在武夷宫文公祠后山也有发现。据调查,两处茶树性状相似。白鸡冠其名是由茶树特征而来,白鸡冠的叶子在萌芽初展之时。新叶薄软如绸,色泽浅绿微黄。与树上浓绿的老叶形成鲜明的两色对比。而且茶芽毛茸茸地卷曲,远看活像白鸡头上淡黄色的鸡冠,故称白鸡冠。
 
  水金龟:茶树原产于天心岩杜葛寨下,为天心寺庙产。有一 天大雨如注,冲塌峰顶茶园边沿,使茶树被冲至兰谷岩牛栏坑的沟边。磊石寺方丈在大雨后的牛栏坑沟边发现这株茶树,因它枝条交错有致,远看像一只大金龟趴在水边,所以取名水金龟,并加以悉心种植。水金龟树皮灰白色,枝条略弯,叶长圆形,成茶品质极佳,口感尤为柔和圆润,不愧因水而得名。
 
水仙:闽北水仙茶是闽北乌龙茶中两个花色品种之一。品质别具一格,“水仙茶质美而味厚”、“果香为诸茶冠”。闽北水仙“得山川清淑之气。”水仙荣曾有过光辉的历史,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公元1908年)畅销闽、粤、港、澳地区及南洋群岛、新加坡、英属婆罗洲和美国旧金山等地。宣统二年(公元1909年),南洋勤业会进行第一次茶叶评比,获优奖。1914年参加巴拿马赛事中得一等奖。1982年在长沙举行的全国名茶评比中获商业部银质奖章。
 
  肉桂:又名玉桂,据《崇安县新志》载:肉桂茶树最早发现于武夷山慧苑岩,另说原产武夷马振峰上,为武夷名丛之一。远在清朝已负盛名,“蟠龙岩之玉桂……皆极名贵”。其桂皮香明显,佳者带乳味,香气久泡犹存,入口醇厚回甘,咽后齿颊留香。
  

第二天

 
上午:大红袍、九龙窠、鹰嘴岩、三花峰、北斗峰。
 
下午:黄岗山、桐木溪漂流。
 
品鉴茶种:大红袍、雀舌、半天腰、北斗、正山小种等。
 
大红袍: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声誉最高的茶叶,可谓岩茶之王。据调查,大红袍在武夷山区至今仅发现4处生长地。但向来以长在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的6株为正宗。现在市场上的大红袍是在1985年经武夷山茶叶研究所繁殖成功。人称第二代或第三代大红袍,品质与母株相似。大红袍成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油润,茶汤橙黄明亮,香高持久,岩韵明显。
 
半天滕:原产于九龙窠三花峰之第三峰绝顶崖上,干茶香带有多元的果香。明显的有如焙烤的杏仁、栗果香,香味精致优雅细腻,盈溢着梨、香草与红糖的温和芬芳,“妖”质迷人。冲泡时闻盖香,只觉香气袭人,带着明显的花果香。口感力度与顺滑和谐无瑕,茶汤内质丰富、滋味浓醇,熟果香气鲜明馥郁,回甘清甜持久。故又名“半天妖”。
 
  正山小种:“正山小种”红茶一词在欧洲最早称武夷BOHEA。就是现在所说的武夷地名的谐音。在欧洲(英国)它是中国茶的象征,后因贸易繁荣,当地人为区别其它假冒的小种红茶(人工小种或烟小种)扰乱市场,故取名为“正山小种”,桐木及与桐木周边相同海拔、相同地域、用同一种传统工艺制作的品质相同、独具桂圆汤味的茶统称“正山小种”,“正山”即正确正宗的意思。而“小种”是指其茶树品种为小叶种,且产地地域及产量受地域的小气候所限之意。
  

第三天

 
武夷山茶文化探寻路:下梅古镇、建瓯北苑御茶园、建窑、政和锦屏乡、松溪等。品鉴茶种:矮脚乌龙、龙凤团茶、政和工夫、松溪绿茶。
 
矮脚乌龙:又名软枝乌龙,据福建省茶叶研究所编著《茶树品种志》所记:“矮脚乌龙原产建瓯,分布于东峰桐林一带(包括桂林)和崇安武夷等地。无性系品种,栽培历史较长”。属小叶种,灌木型,嫩芽呈紫色,符合古人典籍所记“紫芽为上”的良种特点。建瓯东峰一带是宋代北苑御茶园的中心地,因此矮脚乌龙很可能也是当时流传下来的茶树良种之一。
 
政和工夫:政和工夫是“闽红”三大功夫红茶之一,有150多年生产历史。按品种分为大茶、小茶两种:大茶系采用政和大白茶制成,外形条索紧结圆实,内质汤色红浓,香气高而鲜甜,滋味浓厚,叶底肥壮尚红;小茶系采用小叶种制成,条索细紧,香似祁红,味醇和,叶底红匀。自古至今。政和的茶农不给茶叶打农药,因而茶叶的含金量极高。
 
政和白茶:迥异于其它白茶产地的白茶制作工艺,政和白茶属全萎凋轻微发酵茶,选择在晴好的天气条件下,将鲜叶均匀地摊晾在水筛上,置于通风的专用茶楼里进行自然萎凋。既不破坏酶的活性。也避免氧化。逐步形成政和白茶独特的“色、香、味”品质。待鲜叶晾青达八九成干后。进行烘干,形成毛茶,再将毛茶精心拣剔、匀堆、复烘、装箱后,便成白茶精品。政和白茶品质与众不同,不仅具有解暑、退热、降火、生津止渴功效,还具有降血压、解毒、止泻、杀菌、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等奇效。
 
  松溪绿茶:松溪县是闽北主要绿茶产区之一,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北部。闽江源头。松溪茶叶加工以绿茶为主,生产的绿茶有蒸青绿茶、烘青绿茶、炒青绿茶3大类。松溪绿茶鲜叶持嫩性好,内含物丰富,特别是茶多酚、氨基酸和芳香物质含量高,酚氨比低。成品“松溪绿茶”外形秀美,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厚,香高味爽耐冲泡。
  
  一叶武夷茶,千年儒释道
  
武夷茶之迷人处,并不止于其“岩骨花香”,还在于茶中所蕴藏的文化特质与魅力。这种从物质到精神的过渡与定格,在茶类之中,武夷茶是最具代表性的。
 
当武夷茶作为人们心灵的慰藉,或者隐含着某种人生哲学,也就在一叶最微小的叶脉里铭印着大道的痕迹,冈仓天心曾经说过,茶道仪式是由禅宗茶会发展而来的。园中除草、斟茶侍师,禅这种从生活中的轻如鸿毛,亦能见重于泰山处的观念,也可说是整个茶道的中心思想。
 
茶中的细微,可以见到儒释道三教的大象无形。
 
  武夷茶与儒释道的关联,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恰如武夷山景区最高峰三仰峰一般,三仰峰的屹立,有着独特的喻意。僧侣在林下坐禅以证悟,老庄在山林隐逸以返璞归真,文人墨士则一啜诗文三百篇,以茶悟出中庸之德。
  
武夷茶与名僧
 
其实,武夷茶最早就与扣冰古佛有着莫大的关系。
 
扣冰古佛,晚唐五代时期人物。武夷山吴屯人。系河西节度使推官翁承钦之子。其13岁出家后,精进行持,参悟佛法,常在山林野地中禅坐,“虎踞左右,弥猴供果”,人感其奇。他在瑞岩开席授徒,常设茶宴,普施佛茶,声名远播,以茶论玄。深得真谛,成为闽王延钧的“王者之师”。又因其“夏著衣褚,冬则扣冰而浴”而被誉为扣冰古佛,名列禅典重要典籍《五灯会元》、《高僧传》等史传之中。
 
公元928年,闽王把85岁的古佛延请到福州,拜以国师。《五灯会元》中记载:“闽王躬迎入城,馆於府沼之水亭。方啜茶,提起橐子曰:‘大王会么?’王曰:‘不会。’师曰:‘人王法王各自照了。’”
 
在扣冰古佛的眼里,茶不限于是简单的饮品。更是内心世界的映照。因此他说:“人王和法王真是生活在不同的境界啊。”以提醒闽王。简单的语言也是古佛“我为法王,于法自在”的自性流露。闽王崇佛,对扣冰古佛尊为上宾,从此倡导“吃茶”之道,净化人心。
 
到了宋朝,径山寺开山祖师大慧宗杲禅师的真传弟子道谦禅师来到武夷山,传来径山寺以茶开宴之风。后居老家武夷山五夫里的开善寺,传播禅风。推崇禅理。推崇禅茶。
 
另外人们还熟知的则是,九龙窠的大红袍历史上属于武夷山天心寺的寺产,庙里僧人制得一手好茶。武夷山四大名丛之一的水金龟茶树还因为天心寺与兰谷寺的归属之争而名扬天下。
 
历史上。人们多称僧家制武夷茶“最为得法”。回望400年前,朝代更迭,兵荒马乱。然而武夷大红袍却在此际大放异彩。作为六大茶类中最有代表性的乌龙茶制作技艺发端于明末清初的武夷山,于武夷山避世的闽南籍茶僧见证了这一段历史。
 
提起乌龙茶的历史,必定要提到释超全。
 
释超全,俗名阮锡,福建同安人,生于明朝末年,曾为文渊阁大学士曾樱之门人,亦是郑成功储贤馆的成员。自幼习茶事,善烹工夫茶,有制茶技术。明亡之后,弃家行遁,20多年间。尽尝天下名茶,后慕武夷茶之声名,入武夷山天心禅寺为茶僧。在那儿,释超全认识了毁家从军、明亡隐居茶洞、“采茗自活,以高蹈终”的李时兴之子李卷。传习工夫茶艺,品饮武夷岩茶。他还与闽南籍僧人释超位、超煌、衍操等人常一起采制乌龙茶并以茶供佛,品茗论道。当时主持天心永乐禅寺的超位禅师、主持天成禅院的超煌禅师、先后主持莫庵和天心永乐禅寺的铁华上人、驻锡梧桐窠的僧衍操都是漳州人。他们普遍嗜茶,常在天心永乐禅寺举办茶宴,在一起宣习工夫茶艺。以茶谈禅,以茶论道,以茶说经,成为传播武夷山乌龙茶的先驱。
 
其中的超位禅师。闽南漳浦人,出生鸿儒之家。年轻时便投身明朝遗老黄道周门下,反清复明,南明灭亡后,被清廷通缉,后在南山寺削发为僧,又云游到浙江嘉兴金粟寺,师承福建漳浦籍老乡百痴行元禅师。随后在武夷山章堂岩结庐修证。大兴禅风,历三十余载,皈依者甚众。其一生种茶、做茶、泡茶、品茶,工夫独到,声名远播。
 
《武夷茶歌》是释超全诸多诗文中的一首,全诗十分翔实地描述了武夷茶的历史、地理环境与茶叶的采制等内容。从宋代丁谓、蔡襄两人创制龙团凤饼的事起,到元代武夷山设置了御茶园,制造了贡茶,明代罢贡建茶,御茶园荒废,一直到武夷岩茶诞生。王草堂赞其“形容殆尽矣”。而从今天来看,此诗仍然被称为最权威的武夷岩茶名作之一。也就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大红袍开始流芳。
 
  除了名僧,天心寺也是武夷茶历史中不可绕过去的字眼。这座武夷山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古寺庙是母树大红袍的祖庭,早年都由寺庙的僧人管理那些母树,且乌龙茶的制法可溯源到当年天心寺的住持释超全,充满传奇色彩。至今天心寺还用传统的工艺焙茶,旧的茶楼还在。为双层的木制建筑,若是制茶季节,可闻无限茶香。天心寺每年都会举办禅茶大会,以茶悟禅,以禅入茶。一轮天心明月,让人感怀。
  
武夷茶与道家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仙人种下的武夷茶如今越来越传遍四方。
传说彭祖晚年隐居武夷。彭祖的儿子武夷君,不愿为秦始皇渡仙入道。率领族人千人,来到武夷山,开荒种稻种菜,栽种茶藓,采制仙药济世救民,隐居武夷180多年。飞升之日,在修炼地架起布幔为亭。会同皇太姥、魏王子骞十三真人等,以茶开设仙宴,宴请乡人,告别“曾孙”而去。这就是武夷之得名和幔亭宴之由来。茶被视为仙人的饮品。因此又被称为“灵茶”或“仙草”。
 
武夷山是一座道教名山,这里是道教的“第十六洞天”。武夷山道教在北宋时期最为兴盛,这与宋真宗崇道有关。北宋真宗年间(公元998年~公元1022年)武夷山曾建有宫、观、堂达300多处。如著名的有冲佑观、天游观等。现在桃源洞内的岩壁上。还雕刻着巨大的老子像。
 
据说吕洞宾曾云游至武夷山,并手植茶树于天游观。据载,天游观原有一棵很老的茶树,盘根虬结,旋绕于水石之间。每年。老茶树都会发十数枝芽,道观住持采制成茶,仅得二三两。只是用于供神。此茶也称作“洞宾茶”,疑为吕洞宾手植。据说洞宾茶“香而冽,粗叶盘曲如干蚕状,色青翠如松萝。新者但闻其清香,稍为咀味,多则不宜。过一年后,于醉饱中烹尝之,则清凉剂也”。
 
武夷山的另一处景胜,则是止止庵。提到止止庵,就必定要提到道教的南宗五祖白玉蟾。世人尊其为白真人。白玉蟾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少年即谙九经,下笔顷刻万言。在武夷山时,他重视吸收儒学和禅宗的精华,创以修炼精、气、神为核心的“玉螗功”。他的词云:“千年蓬头跣足,一生服气餐露,笑指武夷山下,白云深处吾家。”
 
据传他在止止庵培育的一株白叶茶名日“白鸡冠”,宋代已被誉为“建茶第一枝”。明清以来,“白鸡冠”列为武夷山五大名丛之一。至今白鸡冠仍然有“功用如神”之称。
 
止止庵位于大王峰下水光石后,一个有着奇特名字的地方,建于晋代。有1700多年的历史,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名相李纲曾到此访道,清朝董天工编的《武夷山志》写道:“武夷山千崖万壑之奇,莫止止庵若也”。
 
  至于为何名日“止止”,白玉蟾在《止止庵记》中说:“《周易・艮卦》,兼山之义,盖发明止止之说。而《法华经》有‘止止妙难思’之句,而庄子亦日‘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是知三教之中,止止为妙义。……参之已得止止者,知行、住、坐、卧。自有不止之止……今记此庵,非谓止之止止,实谓止其止之止止而已矣。”悟者自悟。
  
武夷茶与儒家
 
中国茶道处处体现着儒家之温、良、恭、俭、让的精神。武夷茶暗合中庸之德,这其中以宋代理学家、大儒朱熹的理解最为精到。武夷茶在历史上,还与诸多文人墨客有着深厚的渊源。
 
隐士林逋曾写下“世间绝品人难识”来称谓武夷茶,范仲淹又说“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太多溢美之词满于典籍,以致不知如何最好地表达岩茶的魅力及滋味。也正如苏东坡所形容的武夷茶“胸中似记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三主武夷山冲佑观的陆游,晚年心系武夷,终其天年。因为茶,陆游怀疑自己前身是陆羽,“水品茶经常在手,前身疑是竟陵翁”。
 
朱熹,更将武夷山的儒家色彩推到极致。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廖,别称紫阳。祖籍江西婺源,生于福建尤溪,长于武夷山。淳熙十年(公元1181年),朱熹在武夷山隐屏峰下,兴建“紫阳书院”,授徒讲学。著书立说,倡道东南,为儒家道统继往开来,四方学者云集,盛极一时。他的理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人称“东周出}L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朱熹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贡献。
 
朱熹青年时代,曾戒酒,以茶修德,用茶以明伦理,表谦虚,不重虚华,崇尚俭朴。朱熹的生活准则是:“以茶养生,衣取蔽体,食取充饥,居止取足以障风雨,从不奢侈铺张”。
 
朱熹一生71年中,大约有50年是在武夷山度过的,与茶结缘甚深。
 
  在武夷山时。朱熹纵情山水,乐于茗饮。在《茶坂》诗,记载了他采茶禅坐的山居生活:“携蘸北岭西,采撷供茗饮。一啜夜窗寒,跏跌谢衾枕。”据说教学之余,朱熹常与人一道品茶设宴,或宴于泉边,或宴于竹林。或宴于九曲溪畔。一只炉子。两把壶子,几只茶盏,舀几飘九曲清溪水,徐徐烹来。芳香四溢,飘飘然而觉物我合一。咏茶宴诗云:“茗饮瀹甘寒,抖擞神气增。顿觉尘虑空,飘然阅心目。”朱子在巨石上开设茶宴,煮茗品饮,吟诗斗茶,名之日“茶灶石”。《茶灶》诗中写到:“仙人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
去,茶烟枭细香。”诗意境清远恬淡,极富遐想。
 
朱熹通过饮茶,阐明“理而后和”的大道理。他曾说:“物之甘者,吃过必酸;苦者,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他提到“礼本于天下之至严。礼成。则黎民各得其份,则至和”,所以“国治而后平天下。”这和饮茶先苦后甜的道理一样。同时,他认为治家宁可严厉,不可松懈,也和品茶中的先苦后甜的道理一样。
 
  朱熹以茶喻学,认为在茶叶掺杂姜葱桂椒盐之类同煎,犹如大杂烩。朱子对学生说:“如这盏茶,一味是茶,便是真才,有些别底滋味,便是有物夹杂了”。
  武夷茶与儒释道结合,是茶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亦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
  
  武夷茶,和天下
  
武夷山,九曲溪,武夷茶。茶生山水中,山因茶而名,水因茶而灵。
 
儒释道,朱子、扣冰古佛、白玉蟾,紫阳书院、永乐寺、止止庵。万古之茶,千载文化,道寓其中。
 
山水如绿叶,三教如花瓣,它如花蕊,相融相谐,盛开了娇艳烂漫的和谐之花。
 
再回首漫长的千年岁月,它曾默默无闻,亦曾蜚声中外;它曾繁盛一时,亦曾一度萧条;它曾引发战争,亦曾促进和平……每个时代都在它身上打上了自己的印记。然而,不论如何轮转循环,山水依旧,三教依旧,武夷茶依旧。万变不离其宗,“和”之道千载万古不灭。
 
  一叶茶,融山水,寓三教,和自然,和人类,和世界,和天下。
  
和自然
 
同其它茶一样,武夷茶,亦是神奇的造物者――自然恩赐给人类的珍贵礼物。武夷山。九曲溪,山环水抱,秉山川之灵气,承日月精华,造就了灵物武夷茶,成就了千载茶文化。
 
一颗茶籽,变成一棵茶苗,日生夜长,变成一棵茶树;一片茶叶,泡成一杯茶汤,释放精华,变成一片叶底。往复之间,看似平常,却富真理,天地之道一一“和”便寓在其中。同样,生于悬崖峭壁上的武夷茶,自从被武夷先民发现的那一刻起,和之道便如影随形,乌龙茶、红茶、白茶的诞生,武夷岩茶、正山小种、政和白茶等名茶的问世,无一不是体现着自然与人类的和谐。“要想做好茶。得靠天地人”。这是武夷山的茶人们口口相传的经验,只有天、地、人三才的和谐,才能制出好茶。可以说,“和”之道贯穿于制茶工序的始终。就以武夷岩茶为例。从采摘观之,俗话说:“三天是茶。三天是草”。每年只采春茶的武夷岩茶。一到谷雨前后,茶农们便时时刻刻关注天气的变化,以此来安排采茶时间,而且在采茶时。还严格遵循“清晨不采,露水不采,阴雨天气不采,正当午时不采,傍晚也不采”的自然规律。以此保证岩茶特有的品质。再比如做青,“看天作茶、看青做茶”则是“和”之道的充分体现,在做青过程中,将茶青时而摇动、时而静放,动静结合。因此,从鲜叶到茶叶,加工全过程都体现了武夷山茶农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既改造自然,又顺应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与此同时,儒家所提倡的“中和”,道家所崇尚的“天人合一”以及释家所倡导的“慈悲平和”,核心都是一个“和”字,引导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要求人类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也要保护自然。拥有“双世遗”的武夷山,土层深厚,多为风化岩残土,这正符合陆羽《茶经》中所描述的“上者生烂石”的环境条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其优异品质特征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若为了不断提升茶产业的经济效益,通过砍伐植被来换取茶叶产量的增长,就很容易引起生态条件的恶化,导致茶树生长的小气候发生变化,猖獗肆虐的病虫害便会接踵而至,从而影响到茶叶品质,形成恶性循环。
 
  一泡好茶,是草木与茶树、动物与植物、光与热、水与土乃至人与自然和谐的结果,一旦其中某个环节遭到破坏,那茶就不能称之为好茶了。因此,植茶、制茶都要讲究协和自然。譬如,武夷山市政府决定停采留养大红袍母树,对其进行科学管护,就是武夷茶体现人与自然之“和”的最好证明。
  
和人类
 
武夷山曾以它宽广的胸襟,包孕儒释道三教文化,成为三教圣地。自唐以来,三教同山,和平共处,各美其美。共同构建了璀璨辉煌武夷茶文化,这不正是“和”之道的先声吗?而它哺育的武夷茶,也与生俱来地带着“和”的基因。这首先反映在它的茶性上。
 
众所周知。具有“岩骨花香”的武夷岩茶,综合了绿茶与红茶的制法,品质亦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绿叶红镶边,既有绿茶的清芬。又具红茶的浓醇,这是绿茶与红茶的“和”在它身上的体现。又如正山小种与政和工夫红茶,尤其是正山小种,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既可清饮。又可以加入牛奶、花草、水果甚至酒进行调饮,此亦为“和”也。而且,作为世界红茶鼻祖的它,曾以其独特的品质“和谐”了英国皇室王公贵族们的嘴。再如政和白茶。按照传统工艺,在晴好之日,将新摘的茶叶匀摊于水筛之上,不炒不揉,进行自然萎凋,待八九成千后,再行烘干,形成闪烁如银、挺直如针的政和白毫银针,讲究的是浑然天成、不偏不倚、不浓不淡。不过,饮茶有益健康。不管是武夷岩茶、正山小种,还是政和工夫或是政和白茶,它们所富含的功能性成分,都对饮茶者的健康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武夷岩茶的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的功效,正山小种暖胃的功效,政和白茶“三抗三降“的功效等等。当然,武夷茶除了促进了人类身体机能的和谐之外。无疑还有益于人类心灵的和谐。
 
儒家提倡“以和为贵”,佛教主张“心即是佛”。道家崇尚“天人合一”。“和”是三教共同追求的一种崇高思想境界。只有致“和”,儒家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释家就能参禅入定、顿悟成佛,道家就能修成正果、得道成仙。而三教所推崇的“和”与武夷茶之“致清导和”禀性不谋而合。武夷茶,作为一种健康的饮品,它能净心尘虑,亦能静心静神,与佛道儒的“内省修行”相当合拍。快节奏的生活,使现代人尤其是都市人如同陀螺,不停运转。疲于奔命,又如梭子。来回穿梭于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当世俗、浮躁如传染病一样侵染人类时,人们常常会不知不觉地迷失了自我,不知所措。在茫然疲惫时,饮一杯武夷茶。让它的清芬雅韵净尽心头的铅华,沁润心田。让心灵在“和”中变得澄明,精神在平心静气、空灵虚静、宁静致远中升华,达到身心的和谐。
 
  武夷茶是武夷山水精华的浓缩,是儒释道三教精髓的融汇,泡一杯武夷茶,寄情山水,返璞归真,让心情阳光起来。将人引入身心和谐的愉悦之境。
  
和世界
 
千年来,武夷山水滋养的武夷茶文化之花在华夏大地上常开常新,悠久的产茶历史和饮茶传统沉淀了灿若星辰的武夷茶文化,并完美地融合了儒释道的优秀思想,负载着三教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东方哲学“和”之风范。
 
中华孔子学会汤一介教授就曾精辟地阐释过冲泡武夷茶时体现出的儒家“中和”思想:“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时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伦之礼;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茶敬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仪。”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则认为,喝茶人能心静平淡,平和,就不争吵,不争吵就无战争,天下就和平。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亦有类似的看法。由是观之,茶之道即和之道,和之道即人之道,故《礼记》曰:“是故人道亲亲也”。
 
茶促和谐,反映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最本质、最核心的便是以茶为媒、构建和谐的氛围。由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与文化背景的差异。社会上的每个个体都无法避免矛盾与冲突,推而广之,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亦是如此。然而,茶本身所寓含的“和”之道,恰恰是化解与消除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隔阂与矛盾的灵叶。其实。武夷茶就很能说明问题。
 
  对武夷茶有所了解的人,相信都很熟悉以下这一系列史实:以武夷茶为主角的万里茶路与海上茶路,由武夷茶引发的中英鸦片战争与美国独立战争……这些铁板钉钉的历史事件,或为和,或为战,或为交流,或为侵略,都反映出了武夷茶在勾连国人与西人、中国与世界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时至今日,武夷茶已然成为促进人际与国际关系和谐的使者了。譬如,武夷山水与茶。作为武夷山递给世界的两张金名片。在日新月异的当代,以开放、友好的姿态迎接全球宾朋前来赏美景、品香茗;再比如,武夷山市政府进行的武夷大红袍再登瑞典哥德堡号、重走万里茶路等武夷茶系列推介活动,在提升武夷茶国际形象的同时,增进国际友谊。更重要的是,通过饮用作为健康之饮、和谐之饮的武夷茶,培养和沟通感情,强调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应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这便是武夷茶乃至所有中国茶所承载的和谐社会、和平世界的使命所在。

提示:请认准正山小种官网,快速购买>>

老侯手机和微信:13859366756(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请致电:138-593-66756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