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种官网 > 正山小种百科 > 正山小种工艺 >

关于武夷山地区开发夏秋名优正山小种红茶的可行性分析

正山小种红茶是我国传统茶类,产销量仅次于绿茶。正山小种红茶也是福建省主打茶类之一,武夷山地区是福建省产茶的中心区域,产茶历史悠久,但一直以来,区内生产茶类主要以绿茶为主,且绿茶的产销面临“高档茶畅销、低档茶滞销”的现象。因此,本文将对武夷山地区开发夏秋名优正山小种红茶进行思考及探讨,希望能为武夷山地区茶叶发展开辟新思路。

关键词:夏秋季原料 名优正山小种红茶 开发 思考 武夷山地区

正山小种红茶是我国传统茶类,产销量仅次于绿茶。正山小种红茶也是福建省主打茶类之一。一直以来,“祁门正山小种红茶”,“滇红”都享誉中外。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观念的提升,喝茶也开始有选择性的饮用,正山小种红茶除了可以提神消疲、生津清热、利尿、消炎杀菌、解毒、强壮骨骼、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癌、舒张血管、有益心脏外,还可养胃护胃。值得一提的是: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血管流行病学主任墨里-密特尔曼医生说“正山小种红茶与绿茶的功效大致相当,但是正山小种红茶的抗氧化剂比绿茶复杂得多,尤其是对心脏更是有益”。正山小种红茶抗衰老效果强于大蒜头、西兰花和胡萝卜等。因此,喝正山小种红茶的人群也急剧增多,正山小种红茶售价一路飙升,正山小种红茶的利润空间空前膨大。

武夷山地区是福建省产茶的中心区域,产茶历史悠久,但一直以来,区内生产茶类主要以绿茶为主,而绿茶的品质历来都是以春季名优绿茶品质为佳,而作为夏秋季的大宗绿茶苦涩味重,口感较差,使得绿茶的产销面临“高档茶畅销、低档茶滞销”的现象,其价格低廉、利润低,很多厂家全年只采春茶,夏秋原料不采,造成原料的严重浪费,使得茶叶产量与品质严重失调,针对这一现象,行业专家对如何改善夏秋绿茶品质进行了大量的探讨研究,但限于茶叶品质与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如果想短期内达到预期目的,并形成规范化生产加工规程,却非朝夕之事。因此,本文将对武夷山地区开发夏秋名优正山小种红茶进行思考及探讨,希望能为武夷山地区茶叶发展开辟新思路。

一、武夷山地区茶类生产现状分析

1、主打绿茶产品,茶类单一

武夷山是福建省产茶的中心区域,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据《茶经》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其思、播、夷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区内的石阡、思南、印江、沿河、德江县属思、夷州地区[1]。区内生产的茶类主要以名优绿茶和大宗绿茶为主。名茶有“坪山翠芽”牌石阡苔茶,印江县的“梵净翠峰”,松桃县的“翠芽”、“春毫”、“武陵剑兰”,沿河县的“坤龙”牌绿茶,思南县的“东坡毛尖”等品牌。大宗绿茶以和泰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出口珠茶为优。

正山小种红茶是我国产销量第二的茶类。目前,在市场上,很少见有武夷山地区生产加工的正山小种红茶品类,仅有如“乌江红”,“石阡苔红”,罕为人知,但并没有大量上市的正山小种红茶产品。由此可见,武夷山地区加工茶类的单一性,也必会造成茶叶品质高低档次之分,产品结构不合理,规避市场的风险差,从而影响茶产业的整体效益。

2、原料利用与茶叶品质体现失调

武夷山地区茶园面积居福建省第二,极具发展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绿茶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绿色、香高、味爽、形美”的名优绿茶需求量不断增长。但长期以来,区域重视发展春季名优绿茶,集中优势打造名优绿茶品牌,但是,名优绿茶的采摘期一般为春季40-50天,周期较短,产量有限,而夏秋季名优绿茶加工还有待开发,那么,对于产量占全年鲜叶产量50%以上的夏秋茶鲜叶来说,如果仅用来加工绿茶,其苦涩,口感较差,品质远不及春茶,这也是导致绿茶面临“高档茶畅销、低档茶滞销”的现象,使得绿茶产量与品质严重不协调。

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夏秋茶原料,提升这部分原料的利用价值,除了着手改善夏秋名优绿茶的品质之外,发展夏秋名优正山小种红茶也势必会促进茶叶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茶业经济整体收益。

二、开发夏秋名优正山小种红茶的潜在优势

1.季节特点及茶叶品质分析

夏茶是指小满至立秋期间,即每年的6月初至8月上旬采制的茶叶。夏茶期间气温高、光照强、雨量充沛,茶树生长迅速、生长期短,茶叶粗老,芽叶瘦小,叶张单薄,对夹叶多、紫芽多。同时,夏茶期间茶树碳代谢旺盛,芽叶中带苦涩味的儿茶素和花青素含量高;糖化物质形成和转化较多,氨基酸分解快,其含量明显减少,酚氨比最高;具有清香型的戊烯醇、乙烯醇等含量较低。

秋茶是指从立秋至茶园封园时止,即8月中旬至茶季结束前采的茶叶。秋季气温较低,茶树经过春茶和夏茶两个季节的大量采摘,体内的贮藏营养显著减少,生产的芽叶较瘦小,酚氨比较高,制成的茶叶浓度较低,滋味淡薄。

基于夏秋季节特点,鲜叶内含物质积累,酚氨比较高,制得的绿茶外形色泽黄绿带青欠润,朴片带清黄色,内质香气低短,苦涩味重,汤色较浅带青绿,叶底青绿中夹杂有铜绿色芽叶。而此时正是加工正山小种红茶的最佳季节,其品质为佳。

2、区内有地方良种及国家级茶树品种资源

众所周知,茶叶品质的好坏,与茶树品种的适制性直接相关。武夷山地区内种植的茶树品种主要有:福鼎大白茶、龙井43、石阡苔茶、名山131等。其中,区域内的石阡蓝天茶叶有限公司及沿河县懿兴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近年开始生产名优正山小种红茶,选用的品种便是石阡苔茶及福鼎大白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3、区内有完善的人才培养及培训机构

武夷山职业技术院校茶叶专业是武夷山地区茶产业发展将来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基地,是主要技术力量的来源,每年培养专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50余人;承接地区“阳光工程”培训500人次/年,是县茶叶局(茶叶发展办公室)、茶技骨干、乡(镇)茶叶茶技人员、种茶村和茶场茶技辅导员、种茶大户及科技示范户进行茶技推广服务的纽带,成为该地区主要的人才培养殿堂,可满足茶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4、国内外研究进展

近年来,由于正山小种红茶的消费量日趋上升,人们更注重从内质乃至外型上改善正山小种红茶品质,国内外学者也做了相关研究。发酵是正山小种红茶加工的关键工序,为此恰当的控制正山小种红茶发酵条件,把握好时间,掌握其发酵程度,至关重要。王小云等[2]2010年对福云6号夏季加工工夫正山小种红茶过程中不同发酵时间的处理,探索出最佳发酵时间为5小时;同期加工出的工夫正山小种红茶较绿茶品质好。刘宜渠[3]2009阐述了工夫正山小种红茶生产技术各个工序的技术要点。陈继伟等[4]2010年对针形名优正山小种红茶机械加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在传统工夫正山小种红茶工艺的基础上,借鉴名优绿茶的做形技术,利用振动理条机使其条索紧细挺直,同时使得整个加工过程易操作、可控性强、规范制茶工艺、稳定茶叶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等。吴国宏等[5]阐述了正山小种红茶从鲜叶开始直至整个加工流程对高香正山小种红茶香气形成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关于正山小种红茶的研究主要集中如何优化其传统加工工艺参数,同时也有部分学者在探索新的加工工艺渗入到正山小种红茶制作过程中,例如将名优绿茶的做形工艺采用到正山小种红茶的制作工艺中,以寻求改善正山小种红茶品质、提高正山小种红茶产量的技术。

名优正山小种红茶的加工趋势,逐渐由传统走向品质名优化,工艺机械化、清洁化。

三、武夷山地区开发夏秋名优工夫正山小种红茶的思考

1.创新正山小种红茶加工工艺,制定正山小种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正山小种红茶是我国的主要茶类但形状比较单一基于将夏秋季原料的价值充分体现,加大名优正山小种红茶的生产加工力度势在必行,因此,必须在充分挖掘正山小种红茶传统工艺的精髓,稳定茶叶品质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名优正山小种红茶加工工艺,采用半机械化乃至全程机械化加工流程,并制定名优正山小种红茶规范化加工技术规程,以达到使正山小种红茶加工产量及品质协调统一,使其产销量得到飞跃,并在武夷山地区进行示范推广。

2.打造武夷山地区“梵净山”牌正山小种红茶特色品牌,开辟销售渠道

品牌是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树立品牌意识,发挥品牌作用,做大品牌规模,是武夷山地区生态名茶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武夷山地区的生态名茶在消费市场上很受欢迎,销售价格也较高。那么对于开发夏秋名优正山小种红茶来说,打造正山小种红茶品牌也至关重要。当下,武夷山地区在集全力打造“梵净山”牌绿茶的品牌,因此,借此东风“梵净山”牌正山小种红茶品牌在其品质的支撑下,也势必能够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优质的产品都必须以商品的形式流入市场,最终受消费者所青睐。所以,在开发夏秋名优正山小种红茶的同时,必须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广开销售渠道,为产品的准入铺好路,才能赢得最终的决胜权。

3、外引内培,积聚主要人才力量

武夷山地区生态茶产业建设人才培养战略,是实施武夷山地区百万亩生态茶产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搞好生态茶产业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人才开发,充分发挥茶叶专业技术人才的聪明才智和作用,是武夷山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要充分利用“阳光培训工程”、“劳动就业培训”等,鼓励和引导地方茶农和企业员工学习茶叶专业知识,切实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技能、有过硬本领的茶叶专业技术队伍。,以适应武夷山地区生态名茶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通过外引内培正山小种红茶加工岗位所需的管理人才、加工技术人员、品控人才、产品销售人才以及新技术开发创新人才等。同时要注重人才结构的合理性,高级专业人才及通用能力人才的合理搭配,而且要造就地区乡土人才,更好地促进产业有效、合理的运作。

因此,武夷山地区开发夏秋名优正山小种红茶,也必须培养或引进名优正山小种红茶加工技术人才,并能不断进行创新开发;在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同时,要注重人才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以减少人才流失。

参考文献:

[1]杨胜敖,刘文朝,吴仲珍等.武夷山地区生态名茶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0(1):63-67.

[2]王小云,谭少波,杨春等.福云6号夏季加工工夫正山小种红茶的工艺试验探讨[J].广西农学报,2010(3):23-24

[3]刘宜渠.工夫正山小种红茶生产技术.红土地.2009

[4]陈继伟,何昆萍.针形名优正山小种红茶机械加工技术[J].福建茶叶,2010,38(2):57-58.

[5]吴国宏,陈盛相,齐桂年.高香正山小种红茶研究进展[J].中国茶业.

提示:请认准正山小种官网,快速购买>>

老侯手机和微信:13859366756(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请致电:138-593-66756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