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种红茶是红茶的发源,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红茶,它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文化历史。“正山小种红茶”带动红茶史的发展,发展成为至今多种红茶。
自“正山小种红茶”红茶出世以后,先后产生四大红茶既祁门红茶、印度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及斯里兰卡高地红茶,据史料记载祁门红茶是1876年由一个在福建崇安县任县令的余干臣回家乡后,把福建“正山小种红茶”红茶制法带回去,在至德渡街设红茶庄试制成功,后来工夫红茶品种不断增多。
见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所著《茶经述评》中详细记载了红茶的传播是由武夷山(崇安)向江西铅山的河口镇,再由河口镇传到修水后又传到安徽东至最后才传到祁门,产生祁门红茶。“正山小种红茶”红茶早在1604年以前就由荷兰商人带入欧洲,最先它是以治病功能在药店出售,而此时世界其他红茶均未诞生。由此可以推断“正山小种红茶”红茶是红茶之祖,桐木是红茶的发源地。
原农业部副部长,当代茶圣,全国政协常委吴觉农先生所著《茶经述评》中“茶类发展与制茶工艺”所述福建省是红茶的发源地,其制作工艺传播是由武夷山先向江西铅山的河口镇,再由河口镇传到修水后又传到安徽东至,最后才传到祁门,产生祁门红茶。
由此推断正山小种红茶是红茶之鼻祖,桐木是武夷红茶的发源地之一。
走进桐木关,山川、翠柏、远古的遗存、潺潺的溪流……虽然桐木关没有“剑门”的雄、“居庸”的峻,但真正让它出名的是这里的正山小种红茶。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3/view-1442695.htm
初识山水民风
进桐木关的路,可以走江西上饶,经桐木关卡进入福建辖地;也可沿武夷山九曲溪溯源而上。
我选择乘车溯源而上……
从车里看山,山高而陡,像被绿绒毯铺盖着,几乎看不见裸露的岩石。山就是树,树就是山,一团一簇,层层叠叠。松柏翠绿,毛竹嫩黄,山色之丰富让人感到奢侈。整条山谷沟壑纵横,随处可见瀑布。
以桐木关为最高点,沿关顶向福建方向的山谷而下,便是一条约50公里的狭长山道,而桐木村的12个自然村(关平、庙湾、江墩、三港、七里等)就散落在这山谷里。
我选择在正山小种红茶产地最中心的庙湾村住下。
这里并不开阔,人被山夹着,有一丝压迫感。晴天,在人眼所能包览的世界里,一半是山一半是天,一半是绿一半是蓝。
雾是这里的奇观,不分晴天阴天,不分黑天白天,总是缭绕升腾。在暮色中,炊烟和着竹林中的薄雾,像是置身于恍兮惚兮的人间仙境。
村里民风古朴,日不闭户,路不拾遗。民居或面山背水、或背山面水。村中还有些传统的木房子,而大部分的村民已经改成砖瓦水泥的房子了,只是里面还保留着一些木房子里的传统。每家的厅堂里都有一个香火壁,上面供着“天地国亲师”及祖宗灵位,附带着还供奉着赵公元帅。
村里的狗好像是吃百家饭的,它们按自己的嗅觉随便进入别人家的后厨房,打扫主人扔掉的食物之后,便带着几分的无所谓或是不满情绪再串到另一家。吃饱喝足之后,便懒懒地卧在马路上睡个午觉……
这里常常停电。然而,入夜的光线倒是不愁,因为萤火虫会闯进屋,把黑夜点亮……
特殊的地理环境,不仅造就了这里特殊的民俗风情,更造就了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
正山小种红茶
由于武夷山脉的土气宜茶,所以这里盛产名茶。而正山小种红茶能成为世界红茶之祖,则实出偶然。
明朝末,正值采茶季节,一支军队路过庙湾,驻扎在茶厂,睡在茶青上,军队走后,茶青发红,老板无奈,搓揉后用当地的马尾松柴木烘干,烘干的茶叶呈乌黑油润状,并带有松脂香味……这就是正山小种红茶的成因。
那时的当地人只喝绿茶,并不认识这个新茶类,等他们把红茶卖到了茶市之后,第二年就有人出高价定购这种茶。
1610年,热衷于海上贸易的荷兰人,把正山小种红茶首次输往欧洲。
有史料记载,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皇查理二世时,带去了中国红茶作为嫁妆。据说法国皇后不知道凯瑟琳公主举着的红色饮料是什么,竟派卫士潜入凯瑟琳的寝宫刺探,被当场擒拿……使中国红茶名扬天下。凯瑟琳对红茶的热爱,不仅带动英国宫廷和贵族的饮茶风气,而且还成就了英国人的红茶文化。
据史料记载:英国人遇武夷红茶(正山小种红茶)招待宾客必起立致敬。
于是,正山小种红茶就代表了桐木关、武夷山、福建、中国,成为世界红茶之祖。
桐木正山产茶区占地不足5000亩,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温暖多雨,云雾缭绕,冬季无严寒,加之高山日出迟、日落早,紫外线强,相对湿度大,有利于茶叶的光合作用和芳香物质的形成,从而不仅提高了茶叶有机质的积累,也使得茶叶叶肉肥厚、涵养丰富、香气浓郁。
这样好的自然条件,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所以正山小种红茶用正山来命名。长期以来,正山小种红茶以浓郁香醇、雍容高贵的品质倾倒了无数的英国人。
然而更令人惊奇的是,周国平在传统正山小种红茶茶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新品正山小种红茶茶。
周国平的新品正山小种红茶茶
周国平,当地一个普通的茶农,1966年出生在江西的进贤,初中时因病注射抗生素而致听力受损,由于听不见老师讲课而被迫辍学,家中无力为他治病,他只好辗转来到桐木村拜访名师学习制茶技术并在庙湾成家。
因为听不清别人说什么,加之耳疾的折磨,周国平行为怪异、脾气暴躁。只有在做茶的时候,他才能还原朴实、安静、深刻的本质,与庙湾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从1994年~2002年,他先后在桐木茶厂、江元勋茶厂和仙凡茶厂工作,所以制作全发酵和半发酵两大茶类对他来说已是轻车熟路。
我们去茶园采茶,他告诉我什么是一芽的标准,一芽一叶、一芽两叶可以做成什么样的茶,还让我认识当地的菜茶、水仙种及野茶种。至于哪片山的茶叶品质好,哪片山的茶叶有特性,他都了然于胸。他说:“制一道茶,茶叶的老嫩、采摘时间以及天气状况还有茶叶品种等情况是很复杂的,其中的许多东西要凭细微的直觉去感悟。”
或许是因为听不见的缘故,所以,他做起茶来很专心,萎凋到什么状态、揉捻到什么程度、发酵到什么味道、烘焙在什么温度、烘焙多长时间等,都在他的心里。
今年当地的茶青,一芽标准的收购价高达每500克220元,一芽一叶标准的也达到每500克60元。一个巧手的女人一天下来也采不足500克的茶青。采茶青要眼明手快,眼花的人采不了,一天下来,能把人的脑袋采得大大的,把眼睛采得小小的。
这两种茶形的茶叶做出来的两个级别的茶都有很好听的名字,一芽的叫金骏眉,一芽一叶的叫银骏眉。
周国平做的茶是一品全新的正山小种红茶茶。虽然工艺上有继承,但性质绝对不同。这个全新的茶介于红茶与黄茶之间。红茶,红汤红叶;黄茶,黄汤黄叶。而他的茶,是金黄色的汤、金黄色的叶,看上去很诱人,喝起来更诱人。香高、水滑、清爽、甘润,六泡不减色,泡到无色还有余香,真是深不可测。
于是,我用一个“活”字来概括它。因为做茶的一道工序出问题,这道茶就“活”不起来了。能把一道茶做“活”,需要天地人三种力量的合作,三者缺一不可。
喝他的茶,感觉有一股“清凉的山气”。和他一起采茶青时,茶青的表面上也能闻到这种气息。桐木关的土地孕育了正山小种红茶茶,而正山小种红茶茶又被周国平发挥到了极致,这不免让人发出由衷的感慨。
桐木关感悟
一个月的桐木关之行,对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而言实在太短了,桐木关地区的人常年生活在世外桃源里,他们或许已经麻木了那里的山水之美,但那种美却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他们自己,他们已经完全融化在一起。
其实,桐木关和桐木村是一个概念,叫桐木关能使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体会到其中夹着那一丝远古的神韵。而桐木关的红茶,则让我想起周国平的新品正山小种红茶茶,我建议他最好按他的新品茶工艺特征做一芽二叶或三叶的茶,或许对生态、对未来的市场都会有好处。————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桐木关概况
提示:请认准正山小种官网,快速购买>>
老侯手机和微信:13859366756(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下一篇:走进桐木关探访正山小种红茶发源地